关于调研打造大成都区域性教育高地情况的报告

时间: 2017-09-12 来源: 点击量:

  9月27日,市委书记卢胜就《中共都江堰市政协党组关于调研打造大成都区域性教育高地情况的报告》作出批示:请袁明同志阅。 

 

  为全面了解我市打造大成都区域性教育高地工作现状、存在问题等基本情况,促进我市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助推国际生态旅游名城建设,按照市政协2017年工作安排,6--8月,市政协组织科教文卫体委员会相关委员对全市打造大成都区域性教育高地的落实、推进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委员座谈、个别访谈、外出考察等形式,在厘清全市教育基本情况、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调研组有针对性地性提出了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成效 

  品质城市呼唤品质教育,教育品质彰显城市气质。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都江堰市教育始终坚持走“名师强校、特色强校、名校强教”的发展道路,提出把都江堰建设成为“优生聚集、名校聚集、名师聚集”大成都区域性教育高地的目标。市教育局结合都江堰教育的实际,编制完成《都江堰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都江堰市名师名校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统筹管理、深化改革、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区域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大幅提什,区域教育品质显著提高,辐射影响力较大扩展。目前,有公立幼儿园21所、公办中小学 47所,教职工4728 人,民办幼儿园(学校)52所、民办中学1所,驻市高等院校4所,在校学生5万余人。据《成都市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年度报告》(2016卷)显示,都江堰市教育现代化达成度95.19%,核心指标达成度平均值全部超过90%,其中7项核心指标达到100%,整体水平位于成都区(市)县第13位。 

  (一)学前教育快速发展 

  2011年,全市仅有公办幼儿园4所,学位数1350个,自2016年起,实施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提升计划,规划修建公办幼儿园19所, 其中,2016年已建成投入使用6所,2017年计划建成投入使用9所,2018计划建成投入使用4所。截止目前,全市公办幼儿园22所,分园13所,校办园15所,公办幼儿园设计学位14390个,民办公益性幼儿园18所,学位数4740个,公办幼儿园学位覆盖率达89.66%,加上民办公益性幼儿园学位,我市公办及公益性幼儿园学位覆盖率达到119.19%。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全市义务教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继续保持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全部入学,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巩固率100%。自2012年开始,成都市对我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指数进行监测,截止2015年,总指数分别为0.32、0.31、0.28、0.26,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程度连年提高。2013年,经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组织认定,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三)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发展 

  实施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行动计划,引导高中学校根据自身发展定位,办出特色,提升品质,构建学校特色鲜明、课程优质多样、资源开放共享、体制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教育体系。都江堰中学作为四川省二级示范高中,是我市高中的中坚力量,成都树德中学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的精品化、青城山高中“低入高出”、八一聚源高中军营文化特色突出。近年来,我市高考本科一次性上线人数连年攀升,从2011年1258人上升到2017年2015人,重点本科上线766人。 

  (四)名校引进取得成效 

  我市纵深推进教育开放合作,大力引进优质名校。2015年9月,成都市泡桐树小学都江堰校区、成都树德中学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开学。2017年9月,龙江路小学集团万达校区、成都市第三幼儿园都江堰分园、都江堰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 、成都嘉祥学校、金苹果幼儿园相继开学。成都七中都江堰万达中学力争2018年开始招生;望子成龙培训集团在已举办玉垒中学、育才学校的基础上,计划在我市再新建一所高中,总投资3亿元,占地约135亩。四川万汇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拟投资7亿元,在青城山镇建设“萬匯国际学府”。目前,名校引进总量达到11所。 

  (五)国际交流影响逐渐扩大 

   认真贯彻《成都市教育国际化发展专项规划(2013-2020)》,巩固和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等组织的联系合作,创新都江堰国际论坛办会机制,迄今为止,已成功承办3届都江堰国际论坛。通过与国际接轨,与世界对话,扩大了都江堰教育及城市的影响。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都江堰教育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受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内部管理、建设等多种因素制约,离大成都区域性高地,为老百姓提供更加优质教育服务目标仍有不小差距 

  (一)优质生源流失较为严重 

  因部分学生和学生家长对本地初中、高中学校的信任度不够,加之成都市和绵阳市优质名校具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造成优质生源流失。据市教育局统计,近三年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优质生源外流情况令人担忧。初三前100名学生超过40%流失。其中,流失到成都市区的学校占到64%,流失到绵阳的学校占到35%左右。流入外地国家示范性高中学校的比例较高,少数学生流入了省市两级示范学校,流入收取高额费用的国家示范和私立学校的学生比例达到了70%。 

  (二)名校引进后期“效应”低于预期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都江堰校区和成都树德中学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已于2015年9月开学。两年来,两所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培训、课程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较引进名校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通过承担全市教研会、公开课,承办全市的各种培训、研讨、论坛等大型会议,委派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送教下乡等方式,一定程度发挥名校辐射示范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 一是教师对引进名校后提高待遇的“期待”未实现影响工作积极性。作为引进名校领办的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成果展示等方面,提高了标准和质量要求,增加了全校教师的工作量,加大了教师工作的压力,而其待遇与其他公办学校教师一样,老师感觉到付出与回报不对称,加之一些过去遗留问题,学校教师工作积极性受到了一定影响。二是引进的名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明显。有的领办学校仅从本部派来校长和副校长各一名,对于学校管理团队和教师的影响力有限,与本部在办学理念、办学思想、课程架构、管理制度、考核评价等核心要素存在一定的差距。从招生实际看,一些双招区内家长认为领办学校师资未得到根本改善,相对于城区原有的优质学校如北街小学、塔子坝中学、都江堰中学等还有差距,群众认可度下降。三是领办费用相对较高。2017年,泡桐树小学、树德中学、龙江路小学的领办费,分别为150万元、200万元、132万元,派到都江堰的管理团队费用分别为24万元、32万元、0万元,合计538万元。增加了市财政的负担。 

  (三)名师名校资源总量还不足 

  培养一大批名师、名班主任、名校(园)长,是实现从幼儿园到高中、从城区到乡村,推动全市教育品质整体提升的核心力量。名师较多,名校林立是迈上大成都区域性教育高地的重要标志。而都江堰市因各种因素的制约,相对于城市发展需求看,引进名师名校数量不多,本土名师名班主任名校(园)长”评选奖励办法实施时间不长,占比较小。因此,名师名校资源总量还不足的情况仍然存在。 

  (四)高中学校运行保障力度不够 

  我市共有高中学校5所。其中:普通高中4所,职业高中1所。从2011年1月起,我市高中学校实行了统一的经费运行保障模式。各项收入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纳入部门综合预算,高中学校绩效工资参照义务段绩效工资标准,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学校预算外收入全额返回教育局,由教育局统筹安排,按确定的人员补助标准和公用经费标准实行部门预算。高中学校运行主要是以高中学校收费为主,财政补助为辅的模式,存在一定风险,如果设施设备运维费用和一些特色教学活动增加,经费需求矛盾就会显得较突出。 

  (五)设施设备更新滞后 

  2009年灾后重建完成后,全市中小学共配备了学生计算机7800台,教师计算机2680台,班级多媒体设备753套,功能室多媒体设备125套,配备了各学科实验教学设备、器材,建成了基本的校园网、校园电视台、安防系统、广播系统等,为我市教育事业的均衡化、现代化、国际化和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近8年过去了,当初配备的设备尤其是教育信息化设备,如计算机、教学多媒体、校园网、安防系统等严重老化,大多数已不能正常使用,且有的设备经多次维修,已无维修价值,严重影响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干部、教师反应强烈,急盼更新换代。 

  (六)体制机制改革短板尚未破除 

  我市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一定程度上还跟不上城市发展与区域竞争的需求。课程改革发展不均衡,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专业支撑体系尚不健全,新课程资源建设跟不上教学成果孵化培育和奖励机制不完善。学校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其内动力、创新力尚未得到有效激发。体制机制上的短板一定程度制约了我市教育高地建设工作的有效推进。 

  三、建议 

  成都建设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对“西控”战略下的都江堰市城市内涵和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是一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再次明确要求,“打造大成都区域性教育高地”是我市教育工作“十三五”乃至今后较长时期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指标体现在教育教学思想理念、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教育高位均衡、办学管理水平、开放合作与国际化程度、向著名高校输送优质生源、向社会提供专业人才、在大成都影响力、社会满意度等方面。 

  (一)加强统筹协调,促进政策联动保障 

  教育既是服务区域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民生之基,事关城市的形象和未来,社会关注度高,政策保障很重要。市级层面应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建立工作联系会议制度。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市委编办、市教育局、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人社局等职能部门参加,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及时总结研究协调解决问题。 

  (二)加大教育投入,确保良性运转 

  一是稳定优质教师资源。结合我市实际不断提高教师的待遇,适当放宽农村教师中、高级职称岗位比例,为农村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使他们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二是切实解决高中学校保障不足的问题。建议根据成都市财政局、成都市教育局关于转发《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健全省公办普通高中学校经费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成财教[2016]3号)文件精神,由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我市公办普通高中学校综合预算保障制度的实施方案。也可借鉴先地区采用的生均经费加项目预算相结合的办法。三是及时维护更新设施设备,提升硬件支撑力。根据《成都市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评价标准》等相关规定,还将加大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工作力度,以提升我市教育信息化水平,经市教育局初步测算,2017年至2019年教育信息化建设、各类教学仪器设备共需资金30300万元。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96号)和《财政部关于政府购买服务有关预算管理问题的通知》(财预〔2014〕13号)规定,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建议市政府采取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方式,分3年实施,分6年付清费用。四是设立“专项奖励”基金。鼓励、支持学校“特色”教育和政策许可范围内的创新活动,并对本市优秀初高中毕业生给予适当奖励,留住优质生源。 

  (三)注重“内培外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和效应 

  一是“理性”引进名校的同时重点培育本土优质学校。名师成就名校,名校培育名师,都江堰需要培养的一大批名师、名班主任、名校(园)长来引领、发挥效应,以点带面形成过硬的教师团队,从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的提高,打造教育高地的核心力量。从区域教育实际来看,本土学校总体力量无疑是最强大的、也是最基本的资源。我市拥有都江堰中学、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青城山高中、北街小学、光明团结小学、中信幼儿园等一批较有实力和影响的学校和师资,完全可以重点培育,率先发展,成为成都市、四川省的都江堰标杆。因此,务必认真落实《都江堰市名师名校建设十三五规划》,引进培育双轨并举,力争“名师名校”占比达到较高水平,符合城市发展要求。同时,名校引进时还要注意避免因学制不全对本地优质生源外流造成“虹吸”效应。二是充分发挥好名校示范引领作用。借力名校管理团队的力量,把名校的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管理方法,科学的课程建构、激励考核机制等引进、移植到都江堰。在没有管理团队派出的都江堰校区,要尽可能地借力本部优势资源,采用跟岗、定期送教、文化共享、制度统一等多种形式实现与本部的对接与联动。三是搭建名师名校交流平台(网络),促进区域教育整体优质均衡发展。成立名校发展智囊团,由外聘专家、名校长、特级教师组成的“都江堰市教育发展智囊团”,为广大学校在发展规划、课程设置、队伍建设、文化建设、教育科研等方面问诊把脉,指导学校实现有效发展;组建名校学术共同体,集中区域内名校资源,成立“都江堰市名校共同体”,建立名校之间教研联组、学科联组和科研联组机制,开展名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名校之间的学术资源交流与共享,促进名校共同发展,提升名校集团的整体带动示范功能。四是建立名师能进能出的机制。重点考核名师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业绩、继续教育、骨干示范作用等方面履行职责的情况。五是动态监测,注重名校领办成效评价,接受社会监督。名校引进、领办本土学校事关民生,社会关注。行业主管部门应及时跟进,未雨绸缪,建立指标性综合评价体系,适时邀请专业机构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代表参与,对效果进行公正、科学评价,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 

  (四)不断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 

  学习借鉴先发地区做法、经验,结合实际进行改革,释放改革红利。一是精准“扶教”将名校的优质资源直接输入到农村和山区薄弱学校启动农村学校年轻教师的“名校代培”模式,让年轻教师入职的起点提高,成长加速。二是整合好“名校集团” “市管校聘”“挂职锻炼”等人才流动的政策,通过 “让人动起来”,实现优质教育的核心资源交流互动。三是利用好“都江堰-高新区区域教育联盟”以及“沪都教育长效援建合作机制”的平台,分享优质教育资源。四是试点“教师自聘、管理自主、经费包干”管理机制改革,逐步扩大到其他引进名校。是实行学区制改革。市教育局尽快启动学区制改革,中学招收对应学区内小学的学生,同时取消重点初中,重点高中50%左右的招生名额均衡地分给普通中学,以此提高整体教育水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六是深化教学和招生考试改革。认真研究即将实施的“3+3”高考模式新课程及教学方式方法,建立与形势相适应的教学管理评价制度。探索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招生录取模式。 

  (五)因地制宜,发挥驻市高校在城市教育品牌构成中的独特作用 

   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一种“共生”关系,主要体现在提供教育科研服务、涵养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牌、间接招商引资、产业咨询、拉动经济等方面,在打造区域性教育高地进程中可以说具有特殊作用。我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区域内有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东北大学成都软件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等高校。可以从加强联系、组建服务组织、提供激励政策、制定评价制度等方面引导高校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扩大对外影响,积极融入国际生态旅游名城和教育高地建设。 

  (六)积极动员引领,营造“教育高地”建设良好氛围 

  尊师重教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一是相关职能部门要用足用好政策支持教育。二是尽可能多给予教育工作者“人文关怀”。三是继续实施“名师名班主任名校(园)长”评选奖励,提升影响力。四是广泛宣传教育改革、发展成效,回应社会关切,尽可能得到家长、社会理解、支持。塑造区域教育的品牌形象,不断增强吸引力、辐射力、竞争力。  

   

                                    2017年912日